关于电影作文集锦五篇

文思行 人气:2.07W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影作文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电影作文集锦五篇

电影作文 篇1

首先,我想表述一下关于我个人对于观后感的理解,观后感就是一个人看完电影之后,内心出发的情感和内心的宣泄,触碰到内心灵魂的自省,我想这是观后感最原始、最本质的东西。假如加以文学色彩表达出来,观后感变成了一种文本。以上所述,是我为写《耻辱》观后感的一点小小的铺垫。

看了《耻辱》之后,我大多是在感到无奈,因为很多时候命运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征服而获得幸福的,在这部电影里,每个角色都是受害者,是历史伤害了善良的人们,在伤害与被伤害之间,隔着人性的弱点,他们在历史的笼罩下屡屡跨过了道德的界限,黑人曾经在自己的土地上被白人蹂躏,后来黑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又伤害了白人,可是,黑人和白人在受伤害之后,都在痛苦并坚强的继续活着,这也是这部影片的价值所在,给我的感受是一种无奈和生存的艰难,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故事中人物的悲惨命运却感受到他们的痛苦。

影片中教授这个角色,可以说是一个有着高尚的文化底蕴却做了违背道德的事,本身教授这个角色是一种道德观的象征,一个有信仰的人,往往在人们的常理之中,教授是不会不做道德行为,可是他却做了。是什么让他跨越了道德将信仰化为乌有?而被他玷污的尽然是他的学生,同时也是一位普通的黑人,教授不单是违背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行为准则,同时也走出了道德底线。这些也为往下的故事发展奠定了基础。耻辱的教授选择了逃避,逃亡住在住在乡下的女儿。之后在乡下发生的一切,让教授彻底的崩溃——女儿被黑人的孩子玷污了,正如他自己玷污黑人的女儿一样,然而女儿不止一次被黑人玷污,自己xx了黑人女儿自己女儿又被黑人xx,这是耻辱的交易,伤害无价值的进行彼此互换,谁赢谁亏并不重要,因为换的是伤害,多一点少一点彼此都伤着了。

这是让一个人感到沉重而深思的问题,我想无论哪个时代的人来看这个问题,它都是那么的沉重。不幸的是,这份沉重压在了去伤害别人又被别人伤害的人身上,这也是“教授”角色存在文学价值之处,伤在女儿身上同在父亲的心里,教授知道xx女儿的人之后表现出的愤慨足以看得他被伤得多深,可是这个时候他并有看到自己,在女儿坚持不报警之下,教授开始慢慢的发现了自己内心的灵魂也并不是纯净的,更重要的是,女儿被xx之后怀了孕并执意要生下来作为自己以后不被伤害的工具。

在这万般无奈之下,教授回归了道德底线,向被他伤害过的女孩的父母道歉,可以说这是一个痛苦与耻辱交加的道歉。一个并不完美的结局却反映了教授内心的复杂性,也给难以释怀的苦涩文学。影片中教授的女儿这个角色,一个住在属于黑人地盘的乡下,在被蹂躏多次之后,却没有勇气报警,黑人老农一步步的占其土地却还找人来伤害她,这是为什么?因为她要继续那里生存下去,她明白这是伤害却任由命运的捉弄,被xx之后怀了孕并要生下来以此为自己日后生存在片土地的上的道具,我想在这样的生存环境里,她生下的不是“新生”而是永久埋在内心的伤痛。

原因她越界,她是殖民主义者,在黑人眼里,过去是,现在式,将来依然是,所以白人再黑人土地上是多余的,因为他们曽经被伤害过,穷人翻了身,就会变本加厉的使唤人,被踩过的民族站了起来就会狠狠把别的民族跺在脚下,由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成了隔阂的两个世界。

在故事中,教授女儿不能说其懦弱,因为她一个人住黑人的领地上,可是她并没有那么勇敢,因为她在受到伤害之后并没有去捍卫自己自己的尊严,我想她捍卫自己的.尊严并没有没有错,集体的尊严和个人的尊严有时候不对等的,为了捍卫自己的生命和尊严,她可以勇敢的站起来,可是她并没有,因为她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白人女子,生命让她承受了过多的民族成分在里面,因而忘了自己的尊严,当然这样,这些话也可以用来形容黑人。

她只是想忍着痛继续活下去,给我们的是无奈,和怜悯其命运,其余的,我们无能为力。我想着在这部影片中去谈一个国与国之间的主权和人权问题,是过于夸大文学的魅力,我想更应该去关注剧中人物的命运以及现实意义,在我们这个时代里,这样的人物命运同样比比皆是,道德的沦丧和民族的堕落,人文精神的失落感,生存的困惑...已经让我们深深感到活在这个时代的无奈,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猜疑,人性屡屡地过了道德红线,甚至忽视了道德的存在。

被伤害的不仅仅是被你伤害的人,而是一个时代的伤害,是一段历史的感伤。但是,生存的理由还是那么的坚定,时代在为我们设置了很多界限,不要轻易的跨越这些界限,否则不仅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日子叠着日子,要学会忍着痛苦,继续坚强的活着下去,这是我看《耻辱》感受到历史耻辱,同时也体会到人还在这个世上的不易。

电影作文 篇2

在我的印象中,拍电影可是离我们十分遥远的一件事情,可这个暑假,我却在妈妈和同学的帮助下成功完成了一部令自己赏心悦目的“杰作”。

我们拍的这部电影可不是什么大片,而是一部“校园微电影”。这是一部励志的故事剧,关于检验人们道德底线的一部微喜剧。仅仅一个简单场景的故事情节,听起来太简单了。就是亚亚饰演的老奶奶马路边摔倒,我和同学路过在围观路人的评头论足中扶还不扶这么一个心理过程。妈妈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努力写剧本,我则组织我的同学提前模拟里边的剧情,经过我们前期的努力排练,终于可以开机拍摄了。这一刻我别提有多兴奋了,我可是剧中的一名小主角。我要当演员了!可是接下来的连连碰壁让我很灰心,原来这一切远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今天我们来到拍摄场地,一切准备就绪,只听妈妈一声令下,我的心里像揣着一只小兔子,“咕咚咕咚”直跳。第一个场景是我和同学上学的路上,我们带着僵硬的微笑蹦蹦跳跳的跑出来,可妈妈毫不犹豫喊了一声“停!”我们疑惑不解,马上跑到妈妈那里回放看我们的表现,哎呀,我们自己都感觉表演的太假了,演的太不自然了。所以我们决定再来一次,这次我调整好状态,努力表现,争取再一次就过。可是演了一遍又一遍,不是我表情不对,不小心看镜头了,就是夏浩然自己笑场了,这次我们通过了,快结束时,妹妹又不小心跑出来穿帮了,直到我们拍第9遍的时候,妈妈终于亮出了OK的手势,终于点头通过了,所有的人都长舒了一口气。

“谁?是谁?是谁撞到了我妈?小兔崽子,看我怎么收拾你。”他的`表情特别好笑,我努力憋着,克制着不让自己笑出来,但我还是忍不住,最终,控制不了了,我哈哈的笑出了眼泪。这个男孩是张浩然,我们邻居家的大个子男生,妈妈夸他每一个表情和眼神里都是戏。尽管烈日当空,我们每个人都大汗淋漓,但每一个小伙伴都精益求精的努力做好每一个表演细节。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在我们的身上,妈妈告诉我们大功告成。路过的大人都在看我们这些小孩子疯得这么开心,妈妈也在一边偷偷笑我们。回来的路上,妈妈去座上客给我们买了小零食作为对我们的奖赏,满怀成功的喜悦我们一路玩笑嬉戏。

这次拍微电影,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原来每一个成功的演员都付出了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我相信鲜花和掌声的背后是汗水和泪水。我更坚信,有了我们今天的付出,我们的未来一定会很灿烂!

电影作文 篇3

看《汉娜阿伦特》是基于刚刚过去的一场举世瞩目的审判。《汉娜阿伦特》讲的也是一场举世瞩目的审判,审判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艾希曼。电影的开头就是一个夜黑的晚上,从一辆公共车上下来一个手提文件袋的人,打着手电筒,在昏黄的路灯光下走着。然后驶来一辆卡车,卡车上下来两个年轻人,抓住过客,拖上卡车,远去,留下长柄的手电筒,灯光射向不可知的空间。这个被抓的就是艾希曼,接着而来就是审判。

阿伦特作为《纽约客》的特派记者前往报道该审判,并以《艾克曼在耶路撒冷一一件平庸无奇的罪恶的报道》发表五篇报道,引发异议,众叛亲离。电影与其说是哲学家汉娜阿伦特传记,不如说是汉娜面对人生的一种抉择,一个片段,一种态度。用一种思考的人生,来告诉世人,如何拒绝平庸,如何逃离平庸的恶。

艾希曼的审判以煽情的控诉开始,以600万犹太亡灵的名义。但受控的艾希曼却一脸无辜甚至茫然地听着,好像在参加一场与己无关的公开活动。戴着眼镜,眼神中还有一丝的善良、无奈以及同于社会的随和,你怎么也看不出这是一个罪犯,一个杀了无数犹太人的恶魔。在阿伦特的眼中,他是个“个人素质极为肤浅的”,缺乏深刻个性的平凡无趣、近乎乏味的人。艾克曼否认了法庭对他的指控,他说:自己只是执行命令,效忠朝廷。他形象地把自己比成一块牛排,在法庭上煎烤,至于要烤成什么味道,不取决于牛排,只取决于顾客和厨师。这让我想起《朗读者》中的汉娜(又是汉娜)。

汉娜是一个文盲,纳粹统治下的一名集中营女看守,在转移犯人去奥斯维辛集中营受死时,关押犯人的教堂发生火灾,她没有打开狱门致使几乎全部的犹太人被烧死。战后,她坐上纳粹战犯审判法庭的被告席。面对控告,汉娜觉得非常无辜,她只是在履行一个管理员职责,这份职责是社会所赋予的,她只是执行。她反问法官:“如果你是看守,你会怎么办?”是的,如果我们是汉娜,如果我们是艾希曼,我们会怎么办?我们也在做着政府赋予我们的工作,我们也在承担着一定的职责,我们是否也在作恶?是否是作恶链条上的一环。现实生活的恶行处处可见,作恶者都是一个个普通平凡的人,甚至是我们的邻居、同事、朋友,我们和他相处的时候,并没有觉得他有什么不一样,可当恶行发生时,我们谴责恶行的同时,是否也应拷问这个制度,拷问这个恶行的现实基础。

阿伦特见证了整个审判,对审判的结果没有异议。但对审判的性质和过程提出自己的观点。她关注整个过程,关注一个平庸者如何成为大恶,并提出著名观点:“平庸无奇的恶。” 阿伦特认为:艾希曼之所以签发处死数万犹太人命令的原因在于他根本不动脑子,他像机器一般顺从、麻木和不负责任。她再次运用极权制度的意识形态性质来分析这样一个平庸无奇的人为什么卷入深渊般的恶而无法自拔,问题在于纳粹通过使用新的“语言规则”来解说他们的反常行为:“灭绝”、“杀掉”、“消灭”都由“最终解决”、“疏散”、“特殊处理”来表达。对于追求观念的人来说,“一切都是可能的。”想想这些极端的词语,这些过于情感化的表达在审判艾克曼的`一开头就出现过。再想想:我们所经历的文革、反右、肃反、整风的历史,无一不是这样的一种意识形态,在这种意识形态下,又有多少亡灵失去生命的空间,在这一意识相态下,有多少的汉娜、艾希曼在助长这种恶性。

汉娜的思考是深刻的,汉娜触动了所有平庸者那不可示人的隐秘,但又不能不承认事实就是如此。电影的结尾,丈夫问她:如果知道文章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是否还会写?汉娜说:是的。

的确,汉娜见海德格尔就是寻求思考的学问,思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为了寻求理性的思考,这点非议算什么?一如电影开头,电影最后汉娜点上一支烟,躺在沙发上,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电影作文 篇4

“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看完微电影《希望》后,我脑海里浮现出这个想法。

《希望》片长15多分钟,影片以在教育部关工委组织的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红旗飘飘,引我成长”演讲总决赛获得一等奖的向南同学为原型,以这位本市德才兼优的中小学生事迹为主线,在从梨园中捡到一个女士手提包,寻找失主的故事为开始,塑造了一名品学兼优的中学生形象。

那是一个早晨,向南起床后先把奶奶安顿好,正准备去梨园落梨,刚准备出门,奶奶说道:“向南啊,咱们那天在梨园捡的包,今天快还给人家去吧!”向南:“奶奶我也是这么想的,丢包的人一定很着急!可我不是怕晚了落梨的好价钱嘛?!”奶奶:“今天咱不落梨了,走,带着我,咱还包去。”向南:“好嘞!”向南骑着三轮车带着奶奶去了梨园,让奶奶在三轮车上等着,她去找失主。向南在寻找失主的时候,看见了一位记者在那里拍摄景物,她心想:要是在电视上插播一条信息准能找到失主。向南连忙跑过去,跟记者详细的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在记者问道向南的`名字的时候,她温暖的说道:“您叫我梨花吧。”通过这件事,让我深刻了解到向南是个拾金不昧、诚实守信的孩子,她不但学习好,而且孝敬老人,主动帮助别人:每天照顾奶奶,帮助奶奶干活儿;在火车站给老爷爷让座……这些事都值得我们学习,是我们生活的榜样。

向南同学在参加“红旗飘飘,引我成长”演讲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为我校赢得了荣誉。“同学们,当每天清晨,我们站在校园的旗杆下,望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印有国旗的战鹰巡视祖国海空,当我们国旗飘扬的战舰劈波斩浪军演,当我们的中国民航在世界各地实行人道救援,当地人民伸出大拇指欢呼CHINA,我热泪盈眶,心潮澎湃,由衷的高呼,我爱您,中国。”这段演讲令我热血沸腾,爱国,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的擎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我爱您,我的祖国母亲!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是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这就是人生的价值,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在我这美好的中学时代中,感恩有向南同学这样的榜样在我身边,感染我,影响我,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向优秀看齐,向榜样看齐发奋努力,做一个诚实守信、文明有礼、孝老敬亲的好少年,在人生的篇章中留下一片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美丽风景!

电影作文 篇5

——《集结号》

在《集结号》中,我们看到的战士不再英勇无敌,也看不到那些符号化的革命英雄主义场面,因为在导演冯小刚看来,怕死是人类的本性,没有人愿意打仗。

镜头从对准将军改为描写普通士兵,英雄也“怕死”不会主动请战、牺牲时更不会高喊口号撞枪子儿……电影表现战争的方式有很多种,作为第一部大制作的战争商业大片,《集结号》也会凸显英雄主义,但肯定不是传统的主旋律战争片。冯小刚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至少讲清楚一件事情,“怕死是人类的本性,但在这种本能下主角谷子地又做出勇敢的'举动,这个反差,对比出来才是真正的英雄。”

在我们熟知的一些战争片中,敌人总是溃不成军,好人往往以一敌百,而力图还原战争真实的《集结号》将把人从神身边拉回来,观后感《战争电影观后感》。

《集结号》的拍摄,既有规模宏大的战争场面,也有注重细节的巷战镜头。《集结号》中我们看到的,不再是过去一些战争片中“战士”躲着炸点和子弹跑,“好人怎么炸都炸不死的”的神奇场面,相反,这里的“战士”们迎着炸点上。

《集结号》的剧本非常简练有力,比如过去战争英雄站起来一边豪言壮语一边机枪扫射,四周倒了一大片自己还没事儿,但这次不少英雄“刚站起来还来不及说一声‘啊’,就已经中弹阵亡了”。冯小刚表示,影片希望从士兵角度塑造一系列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他们将脱下高大全的外衣,一个个真实地牺牲在战场上。

正是因为每一次牺牲都非常宝贵,以往的战争片中经常出现的“主动请战”剧情这次也不会再有,这些符号化的革命英雄主义场面在《集结号》剧本中被做了更多人性化的细节处理,比如最英勇的排长焦大鹏,为了保留连队血脉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撤退。冯小刚表示:“这部电影我要解决这么一个问题,没有一个人是愿意打仗的,他一定是怕打仗的,怕死是人的本性,我必须把这种真实感还原出来。剧中主角谷子地除了坚定不移执行命令,考虑得最多的就是士兵的生命。”

《集结号》的剧情以及场面刻画给人以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英气我们发自内心的共鸣!也许宣传标语会是《集结号》的最简洁有力的评价——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集结号!